读读文献|郑开:道家心性论研究(上)
⭕️字数超了分上下两篇啦

【全文要点(上)】
一、自然本性
🍃《老子》与《庄子》内篇无“性”字,这并不意味着早期到家没有心性论。
《老》“德”“命”“朴”“素”“赤子”“婴儿”与《庄》中“真”“德”“性命之情”等概念相当于“性”。
🍃道家所谓“性”首先是自然之性。
《老子》“朴”“素”“赤子”“婴儿”象征尚未社会化的自然之性、本然之性,略近于“生之谓性”。
《庄子》通过真伪之辨深化发挥了老子的自然人性论。“真”是自然之性,“伪”是人为烙印。
🍃《庄子》区分了两种意义上的性。
1⃣️“生之谓性”
2⃣️“真性”,即“德”
🍃道家人性论可以说是“绝对性善论”或“性超善恶论”,隐含两个价值判断
1⃣️“自然的”和“本来的”就是“好的”,或最完善的 2⃣️保持自然状态或本来面目,不假人为,就是“好的”
二、无为心性
🍃无为赋予自然本性以心性的深度。
🍃“无为”的心性论意涵。
1⃣️无知无欲
私欲和智巧,即与之相表里的社会制度和观念形态是仁心沦丧的根本原因。
故主张无知无欲。其正面表述即澄心凝神。只有经过这样的修养过程才能复其朴性。
2⃣️无心无情
无为也意味着超然于是非善恶之外、喜怒哀乐之上。
无情的本质是精神高于物外的逍遥精神,既从价值判断中解放出来复归自然之性,也从情感纠葛中解放出来,达到恬淡心境和虚静状态。
🍃儒道两家心性论旨趣有根本分歧
道家凸显性之本源的自然而然,心之本源的旷静虚寂,使人的心性从束缚中解放出来,否定感性欲望和理性知识,批判礼乐仁义。
儒家将道德理性附丽于自然人性之上,正视人的感性欲望又有所节制,以礼乐增益其光辉,强调了人文理性的立场。
翎渡肆 🤖